百年前,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曾在万应百宝丹仿单中发出云药世纪之问——滇以产药著称于世,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滇南本草》所收而外,尚未经前人发现者不知凡几。而世人皆目为草药而轻之贱之,不足一盼,其可慨也。殊不知草药之中功用非常而不可思议之,可能出乎吾人意想者。
万应百宝丹仿单(现存云南白药博物馆)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如何挖掘云药的时代价值,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云药产业?
百年后,云药大发展的“航母式”集群格局愈发清晰。作为链主、旗舰的云南白药,已然引弓满弦,蓄势待发。
“共建产业生态,让利而非争利。”云南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话语铿锵。确实,发展中药材产业不应该去“赚”药农的钱,而要通过提升产业附加值,去“赚”市场的钱。
逆势增长: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24年,行业下行、消费不振、竞争加剧,医药健康行业整体增长持续放缓,中药板块面临的困境更加严重。
作为中药行业龙头,云南白药2024年全年营收超40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47.49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6.02%,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保持和扩大了在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先位置;市值持续保持在千亿以上,全年涨幅(复权后)29.33%,交出了一份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的业绩答卷。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3年9月,穿过两个“甲子”的百年白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管窝案”危机,外界质疑不断,干部员工思想不稳,白药能否渡过危机、走出困局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短短不到20个月,云南白药通过两次年报,交出了令各相关方都满意的业绩答卷,逆势而上新台阶。
这不是偶然。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掌舵云天化十几年,曾带领该集团克服艰巨繁重的内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逆势穿越行业低谷,实现涅槃重生的原董事长张文学再次执掌云南白药。
基于多年在大型国企的工作经验,张文学有章法、有计划,“破”“立”结合,迅速成为团队的领头人。他的管理理念和价值主张得到了相关利益方和干部员工的共同认可,自此开启了百年白药从乱到稳,由稳向治,由治及兴的历程。
业界人士评价说,企业家精神,除了务实、执着,更要体现情怀、智慧、魄力、担当。这是他的追求。
由稳向治:打造稀缺的“确定性”
习总书记指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张文学上任后,表现出极其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迅速深入业务、融入团队,带领公司从党建、战略、内控、组织、文化等各个维度展开系统布局谋划,快速实现企业经营质效的全面提升。他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两步走”工作思路:
一是稳定经营,加强管理,增强信心,实现“由稳向治”;
二是聚焦核心主业,快速突破瓶颈,再上大台阶,实现“由治及兴”。
张文学的做法让外界颇感“意外”,他没有烧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更没有“大破大立”,每一步“走法”既符合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逻辑,也非常契合云南白药的发展现状,稳定且有章法,存量问题正在有节奏、有计划地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发展上,让云南白药这家百年企业焕发起二次创业的激情。
他以 “党建”和“战略”两大抓手为突破口,从整体上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拎”了起来。团结带领全员提高站位、坚定信心、担当作为,沉着有效地应对了内外部各种挑战和压力,推动企业实现稳健发展——实践证明,高质量党建是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必须保持的政治定力。
同时,通过《云南白药集团2024-2028年战略规划》,解决了过往“战略目标不清晰,战略定位不精准,战略方向不聚焦”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战略的确定性、执行的有效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提升战略引领能力。
他情系基层,关爱员工。提高基层一线员工的待遇和收入,用人公开透明,形成“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希望”“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的干事创业氛围。
“瓶颈”一破天地宽。云南白药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董明表示,“目前各方高度凝聚共识,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久久为功,团结就是力量。中国需要一批优秀的药企参加世界级的竞争。云南白药现在全体员工都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在全力以赴地推动公司的发展。”
由治及兴:让利而非争利
随着“聚焦主业,提质增效”的逐步深入,云南白药实现了新产业、新市场的快速突破,“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势已成。
四大事业群像雾一样涌起——药品事业群和健康品事业群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4亿元和65.26亿元;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收入17.51亿元,“数智云药”平台交易金额突破1亿元;省医药公司稳固营收基本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07亿元,并且在管理效率及风险管控方面有进一步优化提升。
产地项目像星星一样明亮、闪耀——云南白药把“第一车间”建在产地,完成文山三七、景谷茯苓、玉龙鲁甸木香、巍山红花、屏边砂仁等产地项目启动,预计可带动全省种植户20万户以上,辐射种植面积超过260万亩,促进产值增加150亿元以上,成为云南“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脱贫人口增收”的重要载体。
云南白药不能仅停留在“治”的阶段,需要进一步进入“兴”的阶段。“由治及兴”的核心是突破天花板、实现跃迁,最终让企业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云南提出“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云南第二个‘烟草型’支柱产业”,明确提出构建以云南白药集团为链主的产业集群,并把这个产业集群定义为“航母式”集群。
如果把过去的云南白药理解为“船身”大、“装甲”厚、“火力”猛的“战列舰”,现在的“航母式”集群不仅要当主力、打头阵、挑重担,还要引领上下游企业并肩作战、共同成长。让利而非争利,带领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让上下游合作伙伴真切感受到,在和云南白药合作中,不仅有希望,更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025年3月18日云药企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云药企业联盟理事长、云南白药副董事长、总裁董明表示,云药企业联盟将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重塑云药产业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打造世界级中医药产业集群,统一推广“云药”品牌,推动云药产业的全面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知重而担、知责而行
云南白药作为百年民族品牌,承载着总书记殷切嘱托,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期盼,承载着云南人民的情怀。
习总书记考察白药时指出“白药既是民族工业,又是民族医药的瑰宝,要把它弘扬好”。
2025年3月18日,云药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调研白药时强调“要不负全省人民热切期盼,巩固龙头地位,实现行稳致远。”
“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我们要立足和发挥好我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高效务实推进政策、资源、资本协同发展,吸引和集聚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投资云南,全面提升云南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乡村振兴,引领和带动我省中医药产业实现上台阶、大发展。”张文学在腾冲科学家论坛上如是说。
从白药披露的战略规划看,未来发展目标不仅仅是延续优秀的白药,更要主动求变、谋发展、上新台阶,推动百年白药从优秀走向卓越。
公开的新闻报道也可以看出,现在企业在持续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加速在AI等先进工具上的投入和布局,将研发创新作为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底层逻辑,统筹打好“中药”和“创新药”两张牌,既守正创新发展好中药,开展好中药二次开发工作;又要做好创新药的精准布局。
在提到未来发展时,张文学说,“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为白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将立足和发挥好云南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有效协同,构建中药材产业大集群,引领和带动云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更大台阶,持续擦亮云南中药资源大省强省金字招牌,用‘云南好药材’支撑‘中国好中药’,为健康中国贡献云南力量。”
会挽雕弓如满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的发展时刻,承载新的历史使命,云南白药,知重而担,知责而行,可盼可期。
改革发展任重道远,闯关夺隘战鼓催征。
前方,是大海;
前方,是喷薄的旭日;
前方,是云南白药更加壮阔的伟大航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