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网上看到一些父母粗暴打骂孩子的视频,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太不像话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好,但自己孩子出现问题,可能也会“习惯性”地用较为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天童美语的老师在家访中,也会遇到一些家长,当对他们说明了孩子在学校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时,家长的第一反应便是打骂,而不是询问原因和情况,这似乎是下意识的做法。而当老师劝阻以后,也能明白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好。当孩子做错事,或者成长结果没有达到预期,如果你的第一反应便是打骂,那就要注意了,你也陷入了这种“习惯性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我国,有关“习惯性粗暴”教育早有很多相关俗语,比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棍头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这种教育方式也不能说完全是错误的,但如果只信奉“粗暴式”教育,那么肯定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很多家长有“习惯性粗暴”,可能跟自己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粗暴教育有关,家庭环境中的耳濡目染,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沿袭了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教养方式。
“习惯性粗暴”容易对孩子身心带来伤害,在亲子关系中埋下的隐患。网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小女孩想拿碗给父母,但一不小心摔跤了,碗碎了还割伤了小女孩手臂。而父母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不是给女孩止血,而是打骂小女孩,说怎么这么不小心,走路都走不好。女孩心里非常难过,认为在父母眼里,自己还不如一个碗,从而对亲情产生质疑,变得自卑和敏感。其实天底下不爱子女的父母少之又少,只是很多家长真的还没有真正做好当父母的准备,或者对于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以至于出现“习惯性粗暴”教育。
但不管过去自己接受的教育怎么样,天童美语认为存在“习惯性粗暴”问题的家长应该尽快改变,相信这并不会太晚。想要改变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敬畏生命,尊重孩子。孩子虽然是家长含辛茹苦养大成人的,但以一种“自家商品”的观念来对待孩子是不正确的,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会说“我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这种相似的话,这都是家长没有尊重孩子的表现。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孩子从小被尊重被善待,才能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学会以爱和尊重去对待别人。家长还需要建立正确的儿童观,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可以随意对待和处置的物品。
二是控制情绪,成熟理智。很多家长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可能看到孩子犯错或者做了不趁心的行为,情绪就突然宣泄在孩子身下,自己明明不想却也无意之间粗暴“教育”了孩子一顿。
所以,父母先要努力成为合格的人,成为能对自己的情绪负责的成熟理智的人。为人父母的过程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不断修炼自身,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爱心和耐心的过程。
天童美语遇到很多不会教孩子的家长,但他们只要意识和觉察到自身的问题并愿意去改变和成长,就有机会重新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家长。要知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观念,重新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也能变得孝顺善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