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之下,提升学历迫在眉睫!且听新科教育为你解读……
时间:2017-06-09  
     

  2016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随后教育部出台具体解释,按照政策字面理解,2018年新的政策实施。如果我们具体到项目上,是否如此呢?我们会发现,其影响已经到来!

\ 

首先看新政的核心:

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举例:苏州农学院全日制专业中,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继续教育专业中也不得有该专业。

本科院校开设本科段的继续教育,专科院校开设专科段的继续教育。也就意味着专科段的继续教育只能从专科类学校中选择,985、211高校将无法再选。

结合国家政策,我们再来分析新政对成考、远程和自考各有什么影响:

成考:

虽然国家政策是2018年开始实施,但是对于2017年的成考报考已经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2017年拟招生专业是指2017年申报、2018年注册学生学籍的专业。”文件中恰恰是指2017年正准备报考的成考生。也就是说2017年报考成考的专科学生,只能从专科院校中选择,而且以后也是这样。再算笔账,2016年的时候,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都可以招专科段,而到了2017年,只有专科段院校可以招专科生了,这意味着录取难度可能增加,后文还会详述把远程的因素考虑进来,难度会更大。

远程:

远程及网络教育,2018年的新政,对于网络教育的影响在哪里?2018年开始,几乎所有的网络教育专科段专业停止招生,2017年秋季将是远程专科专业最后一次正常招生,也就是说2017年秋季,是最后一次选择名牌大学远程专科的机会。由于是最后一个批次,许多原来报读意愿不是很强的人加入进来,造成的结果是,报名人数迅速增加,招生计划很快用完。也就意味着,2017年秋季的招生也许会在7月份提前结束,虽然新政是2018年实施,但从现实来看,2017年7月基本就相当于新政提前实施了。

自考:

对于自考的影响最小,自学考试是国家统一考试,难度相对大一些。会不会对自考也有一些影响呢,还有待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可以做个预测,有可能专科段专业的主考院校会做调整,由原来的重点大学,变为大专院校。因此报考自考专科,也是越早越好。

分析完了成考、远程、自考,我们再分析一个情况:2017年成考报考结束是8月份,2017年秋季远程结束预计在7、8月份,那么在2017年8月份以后,我们还想提升专科学历,我们该怎么办?

\ 

重点说专科,因为新政对于专科的影响非常大。

2017年8月份以后,再报成考专科要等一年,成考报考一年只有一次。

2017年8月份以后,远程教育专科几乎全部停止招生(存在个别院校,冷门专业可以招生),选择远程大专的可能微乎其微。

我们可以选择什么呢?给大家最大的建议是在8月前报成考或者远程,越早越好,当然如果你有一定时间,愿意学习,选择自考会更好了,自考文凭的含金量、认可度相对较高。如果我们没有在2017年8月份选择成考或者远程,过了这个时间,我们还想提升报读专科的话,给大家再算笔账,举例如下:

某市2016年有成考专科生1万人,远程专科人1万人,自考人数假定不变。到了2018年,成考因本科院校停招专科,变为成考5000人,远程专科停招,假如需求不变的话,招生计划从2万人变成了5000人(抛开自考,假定专科院校招生计划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想而知2018年的考试难度。当然自考不受招生计划的影响。综上,提升专科学历,2017年6、7月份是要快速做出决定了。

\ 

上面阐述的是新政对于专科的影响,对于本科来说,也有一定影响,简述如下:

自考、 成考、远程、:

在专业设置上会有影响,只能在该校全日制专业范围内制定其继续教育的专业。成考和远程,对于学习过程的要求会增加。远程教育统考的严格程度远超以前,以往抱着花钱就能拿证证的老思想要改变了。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作为我们,新科教育一直专注教育培训,对于国家政策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来得更强。由于新政的影响正在到来,我们谨以此文将政策的影响分析清楚,以便大家更好做出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

中国财经网 : www.fecn.net    责任编辑 : 35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相关新闻
发帖
已有 0 条 跟帖
还没有账号,马上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中国财经网立场。
新闻评论排行
新闻图片推荐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专题
中国财经网-环球经济网门户版权所有 ©2010-2021  北京市公安局国际联网备案号:1101082180  
京ICP备10217062号-2 Powered by fecn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