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时间来看,港股的震荡下行已经有长达两年多的时间,期间经历了疫情反复、俄乌冲突、海外流动性缩紧、国内经济增长压力等多重影响,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受到防疫措施优化的鼓舞,2022年10月港股触底回升。
但受海外流动性边际紧缩预期和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影响,港股市场再次出现新一波的调整,结束了阶段性反弹行情,2月以来恒生指数的累计跌幅超过19%。
一、股市震荡下行期间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
市场震荡偏弱的时候,不像牛市那么好把握机会,熊市结构性机会更难寻找。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下,需要的往往不是做多对的事情,而是要减少犯错。如何配置资产,才能减少出错?可以参考三个维度来做选择。
(1)估值优势板块。在震荡偏弱的市场,理论上具有估值优势的板块应该更加抗跌。低估值的逻辑就像是一个被压低的弹簧,一方面弹簧越压往下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反弹的幅度会更大。在市场回暖时,港股市场中估值更低的板块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反弹幅度,在当前时机布置,或有望获得更高收益。
(2)防御性板块。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以其脱离市场或者牺牲未来回报,不妨关注防御性更强的板块,降低波动幅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港股熊市期间,恒生高股息指数和周期性板块相较而言下跌幅度更小。
如今恒生指数经过长达两年的下探,最低点已经来到2011年的水平,但中国当前的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政策效应的完全释放也需要时间积累。在避险情绪下,短期内能源、材料、公用事业等周期性板块,在市场下跌中或许能够展现更强的抗跌属性。
(3)价值投资。港股市场是典型的离岸金融市场,内资的占比仅30%左右,而外资的比重高达70%以上。来自全球的投资者更加看重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投资港股市场,要依靠经济基本面和公司基本面的双重配合才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所以尽管估值处在历史多低分位,所在板块在熊市展现多强的防御性,具体到个股层面,也要有实打实的业绩支撑,才能保证股价有进一步的回升空间,这也是大多数投资者认可的“价值投资”。
二、近期行业和个股表现跟踪
截至9月15日,恒生指数的远期PE 仅为 8.5 倍,处于13年以来1.3%分位,当前港股已经显著低估。再通过观察港股行业指数PE(TTM),港股大部分行业都处较低估值分位。截止至9月15日,港股行业中PE历史分位最高的是可选消费(+68.5%),对应估值(33.5倍);最低的是金融(+4.0%),对应估值(5.9倍);此外房地产、信息技术、能源的历史分位均在10%以下。
(数据来源:Wind,财通证券研究所)
将时间拉近,从行业近期的具体表现来看,年初至今香港市场重要行业指数大都收跌,其中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医药反腐等影响,地产建筑指数和医疗保健指数跌幅最大,分别下跌26.19%和23.40%;公用事业、工业、必需性消费指数跌幅也超过10%。
虽然港股市场整体震荡下行,但部分周期性较强的行业能够实现逆势上涨,表现更加稳健。非必需性消费、能源业、原材料业、电讯业四个指数年内实现逆势上涨,涨幅分别为0.88%、23.44%、10.62%、20.79%,这四个板块在港股这一轮调整中展现更强的防御性。
(数据来源:Wind)
近期涨幅较好的行业中,个股层面可关注中报业绩增长,中长期盈利能力稳健的优质标的。港股能源业中的中国神华(01088.HK)、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中海油(00883.HK)等;港股原材料中的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港股电讯业中的中国联通(00762.HK)、中国移动(00941.HK)等;都有着较为出色的业绩表现和相对稳健的中长期盈利能力。
个股层面大多是行业或者细分领域的龙头,如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内珠光材料的头部厂商之一,同时也是珠光材料企业从国内走向国际的代表。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人工合成云母项目的承担单位,掌握了合成云母全套生产工艺,在技术领先优势下,环球新材国际的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规模持续扩大。财报数据显示,环球新材国际近三年收入以26.92%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同时受益产品向高端靠拢,一直保持不错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毛利率。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规模的壮大,公司亦不断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从2021年带着两大高端新材料登上了港交所的舞台,成为“港股市场唯一的珠光材料龙头”,到2023年并购韩国著名珠光材料企业CQV,并在3月份内地香港市场迎来互联互通机制扩容之际,实现沪深港通全覆盖,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基础、提升股票流动性。另外,从近期表现来看,公司所在的原材料板块在市场持续下跌中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公司估值及原材料板块都有望在市场流动性改善之时迎来补涨。
以上仅仅是在震荡市场下较为稳健的投资轮廓,但并非单一地选择低估值板块、防御性板块,亦或者是选择业绩表现良好的企业就是对的策略,而是要结合实际的市场表现,综合考虑下做选择。同时当市场波动较大时,也要注意均衡配置资产,单一资产难以抵御高波动风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上,能更好为投资者应对多变的市场。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