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告、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0-05-15  
     
一则《谁是佩奇》的广告火了,让观众感受到“小猪佩奇”越来越近;3000元的吹风机成为新宠,让消费者体会到“戴森”来了。
 
其实,无论是佩奇还是戴森,它们的老家都在英国,它们是英国创意产业的产物。
 
根据2018年11月英国官方数据,2017年英国创意产业产值突破创纪录的1000亿英镑(约合8700亿人民币),对英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约为14.6%,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产业增速约为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的两倍。
 
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杰里米·赖特2018年10月表示:“英国已重返全球软实力第一位,其增长由创意产业推动。”
 
回过头看《小猪佩奇》,该动画片2004年在英国首播,在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播映。在英国,“小猪佩奇”的主题乐园成为很多亲子游玩的好去处。
 
类似“打造IP--全球引爆--版权出口--衍生回报--外溢拉动”的模式,在英国还有很多,例如“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
 
位于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作为“哈利波特”的经典场景,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更带动了周边“魔法商店”;位于伦敦贝克街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将一家旅馆改造成博物馆,根据剧情打造221B门牌号及陈设,虽需15英镑的门票,但游客仍排大队;英剧“唐顿庄园”火爆,很多人慕名前来,庄园游、下午茶等项目大受欢迎。
 
这些由创意产业带来的外溢效应,带动了英国的旅游、酒店、餐饮、航运等发展,既成为可持续受益的驱动力,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标志。2017年,英国旅游业创造了677亿英镑的价值,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近4%。
 
“创意经济”,就是通过个人的天分、创造力和技能获取动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巨大财富。“创意经济”最早提出者是英国,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政策推动者。
 
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任首相布莱尔听取“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教授的建议,将“创意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纲领文件”,到2005年的“创意经济方案”,再到2017年的“现代工业战略”,英国对于“创意经济”的推动一脉相承,并不断升级。
 
2005年,理查德·弗罗里达出版《创意阶层的崛起》,书中提到,创意阶层中不仅包含艺术家、音乐人、电影人等,也包括服装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
 
再来看戴森,这是以工程师为核心打造IP的典型,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被英国媒体誉为“英国设计之王”。
 
戴森开发第一款真空吸尘器用了5年时间,制作了5127个原型产品。目前,在公司研发大楼里,有大约200个设计项目正在推进。其所有的发明、研发、创新都在打造技术IP,目前公司已经拥有3000多项专利和超过500项发明。
 
据戴森公司财报,戴森2017年盈收同比上涨40%,达到35亿英镑,利润上涨27%。其中,73%的增长来自亚洲。戴森中国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中国有望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戴森在国外已走红二十多年,九十年代就已进入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
 
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凯夫斯在《创意产业经济学》中提到,创意与效用关系的临界点,为人均收入3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8123美元。
 
根据英国数据平台“伦敦数据商店”的统计,2016年伦敦创意相关就业人数达约88.3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约17%。
 
英国创意产业部部长马戈特·杰姆斯表示,创意与科技联姻,是实现“现代工业战略”的重要部分。“世界都在享受英国的创意和文化输出,我们希望继续保持领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

中国财经网 : www.fecn.net    责任编辑 : 89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相关新闻
发帖
已有 0 条 跟帖
还没有账号,马上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中国财经网立场。
新闻评论排行
新闻图片推荐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专题
中国财经网-环球经济网门户版权所有 ©2010-2021  北京市公安局国际联网备案号:1101082180  
京ICP备10217062号-2 Powered by fecn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