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享汽车发展以来,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各路资本的盲目追捧,到其悄无声息地回归理性,所经历的时间不算太长,却有不少网红企业由盛转衰,其没落背后的原因俨然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刘世锦就共享经济近期引发了的一些争议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共享经济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应因噎废食。他还表示,共享经济带来了大量产业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技术和制度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机遇。重视发展共享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先走一步,增长潜力更大;相反,则可能落后。
共享汽车行业大洗牌,行业集中度更高
自2017年以来,共享汽车行业显然过得不算太平,由于部分企业发展模式太过激进,同质化严重,主要精力用在规模扩张,却忽略了内部运营优化,造成大量闲置资源浪费,现金流跟不上,服务不到位。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陆续有共享汽车企业相继出现问题。
2017年全国范围内已有超260家共享汽车平台在运营,但在这之后不少企业败走麦城。
2017年3月,国内共享汽车行业中发展较早的友友用车宣布停止运营,退回所有用户的账户余额。友友用车称,停运的直接原因是已签署的融资款项未按期到位。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友友用车的自有车辆有300辆,但到平台宣布停运,自有车辆仅剩50~60辆车。
友友用车的停摆,迅速在共享汽车行业内引来一场暴风雨。
2017年10月,年初才高调宣布投放5000台车的EZZY宣告解散,车辆已收回,组建清算组处理用户押金的善后工作。2017年11月,天津的网红共享汽车 “SHAREN GO”被曝跑路 。
2018年1月,“途宽易”平台无法用车,不少用户押金逾时未退;同年5月,共享汽车平台麻瓜出行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分批逐步关闭租车业务;6月,作为进驻济南市场较早的共享企业品牌,中冠共享汽车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败走泉城;由于出现拖欠供应商的款项,9月,途歌用户退还押金困难等问题相继出现,之后又被传出撤离南京市场,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运维也接近停滞。
共享汽车属于重资产行业,各平台长时间处于烧钱抢占市场的阶段,行业竞争惨烈,分时租赁的有效利用率还比较低,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盈利,造成一些企业的运营成本过高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开支,减少了在车辆维护方面的频次,造成用户体验变差。
对于像途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资金水平、运营能力、渠道管理等不占优势,风险承受能力薄弱,一旦出现资金缺口时,不仅会失信于用户,更会加速自身灭亡。
实力不佳的企业陆续淘汰,行业经历大洗牌,原本鱼龙混杂的市场得到净化,各平台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市场集中度更高,行业话语权开始偏向以EVCARD为代表的头部企业。
共享汽车行业转型过渡,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共享汽车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之大,接连倒闭的企业数量之多,难免会让外界心生忧虑,共享汽车市场这块蛋糕真的没办法吃下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答记者问时,也表达了政府对规范发展共享经济的态度。他强调,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我们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是包容审视的态度。包容新事物,在发展中出现问题再解决。要保证安全方面的问题,不能打着招牌搞招摇撞骗。政府要进行公平公正的监管。
不难看出,政府有意维护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而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体现对共享经济的肯定态度,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打,协同带动多个行业,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能够解决公共交通、私家车、网约车等各自痛点的共享汽车行业,正是共享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绿色产业。
据行业预计,中国的分时租赁行业在2019至2022年将呈指数级增长,有望突破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市场规模。
近日,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1月共享汽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装有共享汽车行业app的用户规模达952.4万,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达1.4倍;行业渗透率还未达到1%。共享汽车app日均总启动频次由2018年1月的53万次,上升至11月份的383万次,增长达6.2倍。近一年共享汽车行业app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均稳步增长,行业处于上升趋势。
共享汽车的发展模式需要经历规模化发展、精细化运营、实现盈利三个阶段。目前整个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发展向精细化运营的过渡阶段,EVCARD等头部企业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
截至2018年12月,EVCARD已进驻全国64个城市,注册用户超过400万,运营车辆超过45,000辆,网点超过13,000个,平均每1.2秒就产生一笔订单,在城市覆盖、运营网点、车辆规模及用户规模等方面,稳居同行业之首。
新赛道EVCARD率先发力,注重精细化运营
今年年初,有着强大资方背景和运营管理背景的环球车享旗下品牌EVCARD便率先调整战略方向,全力推进业务升级,以实现精细化运营。
不久前,环球车享(EVCARD)总经理曹光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环球车享(EVCARD)在汽车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前两年快,但在自身的管理和寻找行业规律上,今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EVCARD从年初就开始静下心来,试图找到适合我们发展的规律去做事情,这方面比其他的对手要早个半年。”
在完成初期市场教育后,EVCARD希望通过精细化运营完善产品流程和细节提升用户体验,继续扩大市场口碑。而精细化管理也将降低企业成本,达到节流的效果;在达到一定市场规模后,合理的产品定价和多样的变现模式将成为企业稳定盈利的关键。
对此,EVCARD结合用户需求,因地制宜优化产品,在全国多个城市按照客户需求推出新计费模式,原有的“分钟”升级为“起步小时+超时分钟”。基于用户的用车习惯反馈,包括对各网点周转率等数据的分析,EVCARD在高使用地区增设网点,关停低使用地区网点,以此增加单车单日的使用频率,让网点布局更合理。
交通枢纽地区EVCARD大型网点实景
在此基础上,EVCARD持续进行车辆的更新换代,全面上新续航里程300km以上车型,逐步减少续航里程在150km的车辆运营。已上线的新车型能够实现40分钟快充80%电量,并增大了后备箱空间。
除了面向C端用户外,EVCARD将发展企业会员加入了分时租,不仅提升了其变现能力,另外快速增长会员数并增加单车单日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车辆的周转率。
另外,EVCARD还积极践行企业责任和使命,深入解读“分时+智能”,强力助推共享行业“智慧交通”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发展。2018年,EVCARD与上汽荣威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定制化车型,在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等智能科技上下足功夫。目前,新上线的车型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得到全面升级。
未来,EVCARD会在共享汽车行业持续精耕,带领行业不断为智慧交通和绿色环保产业助力。有像EVCARD这样的优质企业,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会愈加健康,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